提問者:022320 | 提問時間:2014-08-19 11:32:25 | 問題分類: 農(nóng)業(yè)相關>果蔬種植
最佳答案 (0) 回答者:chenty | 回答時間2014-08-19 11:33:00
(一)要廣辟水源
各地要組織協(xié)調配合水務部門,采取抽塘水、攔河水、提湖水、取井水、蓄雨水等多種有效途徑,廣辟各種水源,確保設施蔬菜育苗和生長所需水分。充分利用現(xiàn)有設施積極推廣節(jié)水灌溉,采取科學抗旱,把有限的水源用到蔬菜最需要水分的時期,防止蔬菜因缺水而提前罷園。
(二)要選擇耐高溫耐干旱的蔬菜品種
在茬口布局上,宜選擇抗熱性較好的小白菜、莧菜、早芹菜、油麥菜、薯尖、田七等葉菜品種,也可播種些抗熱蘿卜,適時培育花菜、早熟大白菜、番茄、辣椒等幼苗。對死苗缺苗嚴重的田塊,要借抗災抓好調整,發(fā)展節(jié)水避災農(nóng)業(yè),重點是做好水改旱,對水源條件差、無法種植水生作物的田塊,實行水改旱,改種毛豆、綠豆等耐旱作物。充分利用絲瓜、苦瓜的棚架下遮蔭且蒸發(fā)量小的天然條件,在棚架下?lián)層欣麜r機播種或種植莧菜、芹菜、葉用薯尖、小白菜、大白菜秧、生菜、辣椒等耐蔭蔬菜。可抓住有利時機推廣高效模式如春莧菜—夏苦瓜—冬萵苣,春茄子—秋黃瓜—冬萵苣等,并準確分析蔬菜市場信息,抓住時機調整蔬菜品種結構,少種或不種大路菜品種,多種精細菜品種,從調整品種結構的源頭上徹底解決賣菜難和蔬菜價格低廉問題,
(三)要實行微滴微噴等灌溉方式
蔬菜微滴微噴技術是一項先進高效的灌溉技術。夏秋高溫干旱季節(jié),在蔬菜生產(chǎn)上應用微滴微噴技術,能有效減輕高溫干旱對蔬菜生產(chǎn)的影響,抗災保菜;能省工、省力、節(jié)水、減輕勞動強度;還能增濕、降溫,改善田間小氣候,調節(jié)土壤水、肥、氣、熱狀況,促進蔬菜生長,使夏秋高溫干旱季節(jié)葉菜的商品性得到較大改善。
(四)要科學灌溉
當植株葉色暗綠、輕萎時表明缺水,需要灌溉。如植株萎蔫到傍晚仍未恢復,則表示土壤嚴重缺水,急需灌溉。溝灌水位以低于畦面5~6 厘米為宜,以防土壤水分過多而導致缺氧,忌漫灌、淹灌。應在溫度不高而較穩(wěn)定的傍晚或午夜進行灌溉,次晨排水,防止土壤漬水。如中午高溫時降陣雨,為防止熱水燙根,雨后要立即澆水降溫。干旱時由于水流動和交換減少,一些土傳病害受到抑制。對幼苗期蔬菜應排水勤灌。黃瓜、豆角、番茄、茄子等作物采用溝灌方法,冬瓜、絲瓜、南瓜、絲瓜、苦瓜等應隔瓜蔸50~ 60厘米處挖穴淺灌。為防止灌水后脫肥,要補施適量肥料,結合灌溉一并進行。
(五)要使用化學抗旱節(jié)水劑—FA (旱地龍)
在高溫干旱季節(jié)使用化學抗旱節(jié)水劑—FA (旱地龍),使用方法有噴施和拌種、浸種兩種。噴到作物葉面上,能夠抑制葉片上孔開張度,減少植株的水分沿小孔向上蒸發(fā),并促進根系下扎,吸收深層土壤水分和養(yǎng)分,起到抗旱作用;用于拌種、浸種時,可提高種子發(fā)芽率和出苗率,并促使根系發(fā)達,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。浸、拌后的種子應在24h內播完。噴施最好選在旱季晚上無風時,如果噴后4h遇到雨淋需重噴,用藥量要按產(chǎn)品說明書嚴格掌握用量,不可太低或過高。噴施FA后,有灌溉條件時,應進行正常的灌溉 。
(六)要增施有機肥和葉面肥
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,以增強土壤保墑力。指導農(nóng)民對高效鮮嫩蔬菜進行葉面噴水或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,提高蔬菜耐旱能力。
(七)要及時中耕除草
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減少耗水,及時進行中耕確保土壤墑情,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水分損耗。
(八)要防止落花落果
對番茄、茄子等蔬菜開花期應用20毫克/千克的2,4-D涂抹剛開放的花萼或花柄,花只抹1 次或用 20 ~30毫克/千克番茄靈涂花或在花序有半數(shù)開放時向花上噴灑,可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現(xiàn)象。
(九)要利用遮陽網(wǎng)覆蓋技術
遮陽網(wǎng)覆蓋栽培是一項有效的抗旱降溫措施,一般上午9 時至下午4時應用。既可遮強光、降高溫,也能有效減少水分蒸發(fā),增加土壤濕度,保墑防旱,此外還可以防暴雨抗雹災。指導農(nóng)民加大遮陽網(wǎng)推廣利用力度,越是旱情最嚴重、干旱持續(xù)時間最長的時候,遮陽網(wǎng)覆蓋作用的效果越顯著,充分利用遮陽網(wǎng)覆蓋育苗和栽培,能顯著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提高幼苗成活率、促進蔬菜健壯生長。夏季生產(chǎn)快生菜用平棚覆蓋遮陽網(wǎng)效果好,其降溫好,透光均勻,便于通風。盡可能采用雙層覆蓋,其降溫保潮效果較單層明顯,對一些要求光照不嚴不耐高溫的蔬菜如芹菜,早期可采用雙層覆蓋。播種時,在出苗前可浮面覆蓋,但出苗后要及時上架覆蓋,且要保證有一定高度,以1米以上高度為妥,因過低,降溫不明顯。不論何種棚型覆蓋,都不能封得過嚴,即使是小弓棚,離地面0.15米也不能蓋,以便通風。同時要根據(jù)天氣、作物長勢,做到勤揭勤蓋,并配以常規(guī)技術措施,綜合調控,力求增產(chǎn)增收。
(十)要及時防治病蟲害
高溫干旱的氣候條件有利于一些病蟲害的發(fā)生。目前,特別要注意防范煙粉虱、豆野螟、小菜蛾、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、薊馬、白粉病、煤霉病、炭疽病等病蟲害。要注意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進行防治,確保蔬菜產(chǎn)品質量安全。切實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,準確把握病蟲害發(fā)生發(fā)展動態(tài),加大防治力度,降低病蟲危害,減少損失。針對高溫干旱時蟲害防治用藥量大,用藥次數(shù)勤,蟲害難防的特點,要確保無公害蔬菜的生產(chǎn)。必須貫徹“公共植保 綠色植保”理念,應用綠色防控措施防治蔬菜病蟲害。確保不因蟲害嚴重而出現(xiàn)亂用藥的現(xiàn)象發(fā)生,確保上市的蔬菜全部達到安全、健康、營養(yǎng)。一是農(nóng)業(yè)防治:合理輪作;深翻土壤,清除雜草、清潔田園;深溝高畦;地膜覆蓋;滲灌、滴灌、暗灌;疏果整枝等措施調節(jié)農(nóng)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控制病蟲害。二是生物防治:利用生物導彈(赤眼蜂)防治小菜蛾、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、豆野螟、瓜野螟等害蟲,應用性誘劑防治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等害蟲。三是物理防治:利用殺蟲燈誘殺害蟲;大棚內應用黃色粘蟲板誘殺煙粉虱、美洲斑潛蠅、蚜蟲等害蟲;人工捕捉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等害蟲。四是化學調控:遵循農(nóng)藥選用原則;遵循農(nóng)藥安全使用的準則,嚴格安全間隔期;按農(nóng)藥說明書的規(guī)定使用;嚴格按照農(nóng)藥操作規(guī)程操作。科學使用農(nóng)藥,對癥下藥;適時施藥(防病治蟲);適量施藥;采用低容量噴霧技術;輪換施用農(nóng)藥;合理混用農(nóng)藥。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(nóng)藥防治病蟲害。防治煙粉虱可選用4%阿維啶蟲脒2500倍液或螺蟲乙酯2000~3000倍液或2.5%聯(lián)苯菊酯800倍液噴霧;防治小菜蛾、豆野螟、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可選用2.5%多殺霉素懸浮劑1500倍液或15%茚蟲威3750倍液或1%甲維鹽2500倍液噴霧;防治薊馬可選用5%氟啶脲1500倍液或10%溴蟲腈1500倍液噴霧;防治白粉病、煤霉病、炭疽病可選用70%甲基硫菌靈700倍液或30%醚菌酯1500倍液或10%苯醚甲環(huán)唑1500倍液噴霧。
(十一)要及時搶種補種
對高溫干旱期間已造成了損失的,應及時搶播小白菜、白菜秧、生菜、蘿卜、莧菜、竹葉菜、落葵、油麥菜、菠菜、廣東菜心、芥藍、田七、毛豆、豇豆、早大白菜等快生菜。用營養(yǎng)缽進行黃瓜、豇豆、茄子、辣椒、瓠瓜、苦瓜育苗。
(十二)要采用地膜覆蓋栽培
能用地膜覆蓋栽培的蔬菜全部進行地膜覆蓋,最大限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減少澆水次數(shù)。